查看原文
其他

在他们的故事里回顾2020


不觉2021年1月过半

却依旧没有把2020当成去年的意识

那混乱、惶恐、又新生的一年

就这么过去了?

年份上数字的变化

并没有带来生活中时间的割裂感

于是我们从过去一年近百位人物专访中

挑选了1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

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

他们有的才华横溢、有的心思细腻

带给我们震撼、惊艳、感动和美

那么就用这一篇迟来的盘点

再一次告别2020

在回忆中迎来新的起点


人物篇

本次盘点排名不分先后


外表凶悍个性张狂的他,有一双神奇的手

(张意泊)

艺术是艺术家对外交流的媒介,一直以来张意泊都觉得,艺术家只有两种:追寻自己内心,和违抗自己内心的,而他无疑属于后者。数十年的乌克兰求学经历,见证了张意泊的成长。在乌克兰文化多元,风格开放的艺术氛围中,他愈发享受。


这是我们2020年的第一篇人物专访

也是元旦后的第一篇内容

那时候一切都还没有开始

我们像每一个充满期待新年一样

希望未来像他的作品一样

多彩得炫目

活得似他一般个性张扬洒脱

……



手左手照相机,右手体温计,在抗“疫”一线的小镇姑娘

(阿舵)


阿舵是相城区望亭镇一名“95后”防疫志愿者,也是镇上某医院的一名护士,同时,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。用相机记录家乡的风土人情、发展建设,是她业余时间与小伙伴们一直都在做的事。


变故是发生在一月下旬

在阖家欢乐的那一夜陡然激化

窗外的烟火掩盖不住医院的哭泣

我们在一夜之间被围困

也在一夜之间团结、成长

这一篇发于2月初的文章

见证了我们“战疫”的及时应对

以及当代年轻人的担当

阿舵姑娘是无数一线抗疫人士的代表

也是无数热爱生活的普通人

我们都在这场战争中努力着

阿舵(中间)与志愿者小伙伴在道路卡口



艺术无用?疫情下自有担当

(谢士强)

吹哨人李文亮的逝去;湖北电影制片厂常凯的绝命书及妹妹柳帆一家的遇难;“疫情不散,婚期延迟”的彭银华医生逝去;钟南山院士、李兰娟院士、陈薇院士、张文宏主任对疫情的坚守都在拷问着人的良知和社会底线。有时想,在此疫情发生的每一件事情,历史都应该铭记,时刻给我们的后人以警醒。


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

谈论风花雪月的艺术似乎是种罪孽

但正是因为有艺术家笔墨的记录

才让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身影

成为历史的丰碑永存

在春节又将来临的时刻

跟着作品再一次警醒

让曾经的伤痛和遗憾不会再次发生



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并摸到这么多胶片机!

(冰河)

刨除几台数码,人家有将近50台胶片相机!包括颜值称霸全场的经典双反禄来,如雷贯耳却屡屡被贴标的低调徕卡,从零件到外观都散发着战斗民族杀气的前苏联泽尼特,一眼看过去宛如整箱批发的奥林巴斯……还有富士、美能达、宾得、佳能以及其他我不认识的,你可以自己看图辨别并形容一下!


这是复工后我们第一篇走出去的采访

在疫情期间我们明白了爱好有多重要

它能让你在混乱迷惘中找到安定

如珍似宝的收藏品背后

还有不能遗忘的记忆和情感

经年累月的投入总会有回报

就像那句话

“你要悄悄地拔尖,然后惊艳所有人”

反正我看那些相机的时候是很惊艳的

冰河,一个怀旧理想主义胶片控



刻刀下骚动四十年的灵魂

(陈忠林)

1980开始从业至今,整四十年过去了,如此说来,陈忠林也还算一个80后。四十年一弹指,他依旧能回想起自己第一天进入吴县雕刻厂的心情,怀着忐忑和兴奋,眼里闪着光地看着师父的每一个动作,暗暗记在心里。


四十年意味着什么?

够青葱少年到儿孙绕膝

谁还会记得四十年前故事开始的瞬间?

陈忠林记得。

不单单是记得,而是刻在心里

就像他手上没放下的刻刀一样

在起起伏伏的木雕生涯中

他刻下的是自己的一生



生命在于运动,艺术在于折腾

(沈俊杰)

认识这些年来,油画、水墨、书法、雕塑、装置、当代艺术,沈俊杰都有涉猎,作品也在各自的体系中体现出他在那一阶段的思考与探索。所以在朋友圈看见他穿着炼钢工人一样的大围裙伏案忙碌,一点也不奇怪。


有人一精,有人多专

在各自热爱的事业里奋不顾身

艺术家很多时候远没有想象的体面

满身颜料且不提

还可能被创作材料“咬”成猪头

在与材料和解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语言

这或许是艺术家一生都在探索的事

只不过沈俊杰显然更能“折腾”



风光摄影师的出路到底在哪?

(俞波)

此后他开始满世界跑,足迹至今已遍布30个国家。你要说他是风光摄影师、旅行摄影师,都对,但严格来说,他其实是商业版权摄影师。“我的照片为什么卖得好,是因为有商业价值,”他说,“有商业价值的风光照和单纯的风光照是有区别的,它们甚至无法相融。”


单反穷一生,摄影毁三代

这是摄影爱好者时常拿来自嘲的话

用爱发电的能坚持多久

或许要看我们能活多久

商业行为究竟是玷污创作的诱惑

还是支撑创作的垫脚石

该如何在风光摄影中找到出路

或许小波能够给你一些答案

但最终人生是你的单行道


再见了,苏州

(史海平)

后来看了他的装置和油画作品,反而觉得形式不重要了,因为从中读出了叙事感,读出了强烈的表达欲,对于欣赏作品的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。本来想去他的工作室做一个采访,史海平说工作室太乱没法看,更没想到的是,他说他就要离开苏州了,“做这个链接是留做纪念,证明我来过苏州,生活过8年”。



这是一篇听上去有些伤感的推文

讲述了一个已经离开苏州的艺术家

他曾经在苏州有过梦想、有过拼搏

但最终还是离开了……

生命中有太多不能左右的无奈

我们相聚又分离

或许能做的只有珍惜和创作

留下回忆和痕迹

期待可能有的重逢



选择绘画这一种生活方式

(周建捷)

周建捷的作品中弥漫着朦胧的江南烟雨,在油画和水彩的介质下,是属于东方人不可捉摸的意向表达。低调灰暗的色彩有着历史的厚重和尘埃,同时反衬出光线的明朗和温暖,如同豁然开朗的人生,每一笔都是故事的倾诉。 


选择这一篇的理由很简单粗暴

——阅读量

或许我们都有些羡慕周建捷

他在年少时轻狂时就有了

为此奋不顾身事业和爱人

他坚持了梦想,坚守了爱情

他住在美好的“520”

守望着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

他不曾放弃的绘画和爱人

也不会放弃他



特别东方的漆画表现特别东方的梦

(范潇)

她将自己的感悟和向往从指间倾泻,以漆画特有的东方的材料来表现自己的东方梦。在《游侠》和《飞蓬行子》系列中,她就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刻画了一个浪漫而诗意的江湖。那么下一次,她的幻想又会飞到哪去,会不会摇身一变成为西方城堡里不可一世的女皇?


范潇的作品是江湖的、梦境的

她的漆画中有浩然的侠气

和对江湖诗意化的憧憬

细碎的螺钿镶嵌装点着她的梦

沉醉在独属于东方人的浪漫武侠世界

自由切换组合当代与传统的语言

对于东方元素的掌握和表达

敏锐而细腻



这是一个真·小朋友的十年童年日记

(印相如)

印相如本人也就是一个十二三岁孩子该有的样子,对大人有着恰到好处的腼腆和敷衍,毕竟在他看来,我们或许都是些无聊的大人了吧。我问他当下有什么想做的,他却说想回去看电视。


没想过自己有一天面对的艺术家是个小学生

这让我有了不小的忧患意识

他不是大人过度包装的产物

他的作品都是自由而真切的

你会自然地被打动、被感染

有天赋的孩子不少

但他是让人喜爱的、羡慕的

他的画笔是快乐的、放肆的



画一出好戏,演一幅妙笔丹青

(林继凡)

四十多年里,他见惯了昆曲的大起大落,他的荣誉和风采似乎都与昆曲休戚相关,但少有人知道,这背后还有书画的身影。对于林继凡来说,昆曲和绘画在他的生命中占据了同样重要的地位,两者之间互相影响、互相成就,有着相等的艺术感悟和造诣。


他演了四十多年的“丑角”

嬉笑怒骂深入人心

滑稽的的妆容在他身上看出些书卷气

举手投足是气定神闲的风度

原来丑角儿也是故事里的主角儿

看到他你就一点儿也不意外了

戏外他儒雅依旧

一手妙笔丹青比舞台上的表演不遑多让


回望2020,疫情打乱了许多计划

整个上半年展览、艺术活动寥寥无几

但也给了我们更多时间

去认识自己和身边的人

发现在匆忙中错过的风景

学会珍惜和沉淀

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

要知道,2021年已经开始了

未来已经在路上了!


上月回顾
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